延吉市“移風易俗、防控疫情”倡議書
2021-01-16 標簽: 來源:延吉新聞網
全市廣大人民群眾:
為扎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,進一步深化移風易俗,切實防止疫情在聚集場所散播,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,市文明辦、文明實踐宣教中心號召全市開展“移風易俗、防控疫情”文明風尚行動,提出如下倡議:
一、倡導喜事緩辦停辦。停辦、簡辦或延期舉辦結婚、祝壽、滿月等喜慶事宜,大力倡導用電話、微信賀喜或網絡送福,不搞慶典儀式,不在酒店、景點、婚紗拍攝等場所聚集,防止發生交叉傳染。
二、鼓勵喪事從簡快辦。從簡從快辦理喪事活動,控制治喪規模,簡化治喪程序,縮短治喪時間,減少人員聚集。動員喪主勸阻外地親友不要前來參加葬禮,倡導用微信、電話等通信工具進行吊唁,表達哀思。
三、取消民俗聚集活動。疫情防控期間,取消各類聚集性民俗活動,阻斷大規模、高密度傳染渠道。
四、提倡文明安全祭祀。自覺摒棄不文明祭掃行為,不到公墓等人員密集場所進行集中祭掃,鼓勵通過網絡祭掃、代理祭掃、小規模家庭追思等新型方式祭奠和緬懷先人,降低實地聚集祭掃帶來的病毒感染風險。
五、加強個人防護。自覺遵守防疫行為規范,做文明延吉人,盡量減少前往人員密集場所,養成出門佩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常通風、不生食、用公筷、分餐制、拒食野味、保持一米線安全距離等良好習慣。
六、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。黨員干部、公職人員要主動作移風易俗、疫情防控的踐行者、引領者、宣傳者,以正確導向和行為帶動廣大群眾轉變觀念,對身邊違法違規和不文明行為及時勸阻,以優良的黨風政風帶動民風,切實推進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。
七、開展文明風尚教育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、所(站),發揮志愿服務優勢,持續開展“移風易俗、防控疫情”文明實踐教育活動。充分利用“農村大喇叭”廣播、微信公眾號、宣傳欄、電子屏等形式,全方位、立體式宣傳在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移風易俗的重要性,啟迪思想,糾正陋習,提升境界,做文明新風的倡導者、傳播者和推動者,切實提高廣大群眾的知曉率和支持率。同時組織心理專家、醫療、科普志愿者,廣泛開展線上心理疏導、防疫知識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,引導群眾正確認識疾病、科學自我防護,增強公共衛生安全意識。
疫情防控、人人有責。讓我們從自身做起,從現在做起,自覺踐行移風易俗,共同做好宣傳勸導,聯防聯控、群防群控,最大限度阻斷病毒傳播路徑,眾志成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。
為扎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,進一步深化移風易俗,切實防止疫情在聚集場所散播,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,市文明辦、文明實踐宣教中心號召全市開展“移風易俗、防控疫情”文明風尚行動,提出如下倡議:
一、倡導喜事緩辦停辦。停辦、簡辦或延期舉辦結婚、祝壽、滿月等喜慶事宜,大力倡導用電話、微信賀喜或網絡送福,不搞慶典儀式,不在酒店、景點、婚紗拍攝等場所聚集,防止發生交叉傳染。
二、鼓勵喪事從簡快辦。從簡從快辦理喪事活動,控制治喪規模,簡化治喪程序,縮短治喪時間,減少人員聚集。動員喪主勸阻外地親友不要前來參加葬禮,倡導用微信、電話等通信工具進行吊唁,表達哀思。
三、取消民俗聚集活動。疫情防控期間,取消各類聚集性民俗活動,阻斷大規模、高密度傳染渠道。
四、提倡文明安全祭祀。自覺摒棄不文明祭掃行為,不到公墓等人員密集場所進行集中祭掃,鼓勵通過網絡祭掃、代理祭掃、小規模家庭追思等新型方式祭奠和緬懷先人,降低實地聚集祭掃帶來的病毒感染風險。
五、加強個人防護。自覺遵守防疫行為規范,做文明延吉人,盡量減少前往人員密集場所,養成出門佩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常通風、不生食、用公筷、分餐制、拒食野味、保持一米線安全距離等良好習慣。
六、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。黨員干部、公職人員要主動作移風易俗、疫情防控的踐行者、引領者、宣傳者,以正確導向和行為帶動廣大群眾轉變觀念,對身邊違法違規和不文明行為及時勸阻,以優良的黨風政風帶動民風,切實推進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。
七、開展文明風尚教育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、所(站),發揮志愿服務優勢,持續開展“移風易俗、防控疫情”文明實踐教育活動。充分利用“農村大喇叭”廣播、微信公眾號、宣傳欄、電子屏等形式,全方位、立體式宣傳在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移風易俗的重要性,啟迪思想,糾正陋習,提升境界,做文明新風的倡導者、傳播者和推動者,切實提高廣大群眾的知曉率和支持率。同時組織心理專家、醫療、科普志愿者,廣泛開展線上心理疏導、防疫知識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,引導群眾正確認識疾病、科學自我防護,增強公共衛生安全意識。
疫情防控、人人有責。讓我們從自身做起,從現在做起,自覺踐行移風易俗,共同做好宣傳勸導,聯防聯控、群防群控,最大限度阻斷病毒傳播路徑,眾志成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。
延吉市文明辦
延吉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宣教中心
2021年1月16日
延吉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宣教中心
2021年1月16日
微信 掃一掃 關注
《延吉新聞網》公眾號

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延吉新聞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視頻,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
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延吉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- 【新華網】碧水藍天凈土 延吉市環保成績斐然 近幾年來過延吉的人都會對那藍藍的天空、清澈的河水、清新的空氣贊嘆不已。延吉市更是連續獲得了國家文明城、中國最具綠意百強縣、中國 ...
- 【中國報道】延吉市上一月度空氣質量優良率達100% 中國報道訊(通訊員韓龍玉)根據吉林省延吉市生態環境監測站提供的空氣質量分析日報, 2020年12月份31天當中好天達31天, 其中Ⅰ級(優) ...
- 【中國企聯網】2020年延吉市企聯工作紀實—-圍繞大局 服務企業 推動發展 全力開創企聯工作新局面 2020年是新的延吉市企聯商會成立后工作開局之年。年初以來,延吉市企業聯合會、延商聯合會、企業家協會(以下簡稱市企聯)在市委、市政 ...
- 【吉林新聞聯播】延吉:擴大棚膜經濟效應 帶動農村經濟發展 ...
- 【網易】延吉迎賓橋臨時通車 限速20公里每小時 記者從延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了解到,延吉市迎賓橋拆除重建工程經過半年地緊張施工,已于12月15日17時30分實現了臨時通車,限速20公里 ...